36亿吞并滇虹药业 德国拜耳布局中药产业
来源:马应龙肛肠诊疗技术研究院 阅读:108
36亿元!近日,德国拜耳以大幅超出业内估值的价格完成了对滇虹药业的整体收购,这也是继收购原东盛集团旗下的感冒药“白加黑”之后,德国拜耳再次大手笔收购国内药企,而其高溢价收购中药企业背后颇耐人寻味。
据拜耳公布的数据显示,滇虹药业2013年的销售额为1.2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44亿元),本次收购拜耳斥资36亿元,收购包括滇虹药业在昆明、上海和成都的四个生产基地和一个研发中心。此前,业内曾预计滇虹药业2013年近10亿元销售额的业绩,预期估值应在15亿元左右。
此次并购滇虹药业主导方为拜耳全球,而非拜耳中国区。拜耳高层称,未来将会把滇虹药业在中药领域的专长与去年收购的德国中草药制造商Steigerwald公司结合起来。
尽管拜耳收购滇虹药业后不断释放出继续加码OTC业务的信息,不过,长期关注中药产业的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提醒行业内企业,德国拜耳的此次收购或意味着真正精通中草药研发的外资药企开始对中药产业动真格儿的了。“一旦德国拜耳在中药的研发和营销上完成整体布局,中药企业未来或将直接面临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史立臣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觊觎在华OTC前三甲
近年来,拜耳在华的生意可谓是风生水起。除了拜耳自身实力之外,中德关系的不断升温也为拜耳在华业务扩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此番收购滇虹药业是拜耳迄今为止布局中国市场的最大一笔收购,但无疑将不会止步于此。有数据显示,在外资药企遭遇反腐调查的2013年,拜耳在中国市场业绩持续增长,销售额达到14.56亿欧元(约合11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0%。实际上,IPO遇阻的滇虹药业此番卖身拜耳并非一场意外。去年3月对外发布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的滇虹药业,曾有自己的野心。上市环保核查情况公示显示,公司拟在深交所上市,拟公开发行A股不超过6837.61万股,募集资金6.5亿元投入与主业相关的三个项目。不过在国内资本市场IPO收紧的背景之下,滇虹药业苦等IPO并非最佳选择,收购价格显示,德国拜耳的开价要比IPO之后给予滇虹药业股东的回报更为可观。
据拜耳中国保健消费品部资深顾问、滇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郭振宇回忆,拜耳与滇虹的买卖交易源于一次偶然的机缘巧合。郭振宇在迈阿密开会期间,恰巧与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保健消费品部全球总裁Erica Mann讨论中药的问题。彼时,Erica Mann就强烈地表达了希望能够收购滇虹药业的意愿,并表示愿意推动中药标准化,使中药真正走出中国。
Erica Mann表示滇虹旗下的康王、皮康王等品牌都是家喻户晓的品牌,这使得拜耳能够快速进入到OTC(非处方药)领域的皮肤科品类之中,此外滇虹还有其他一系列非常知名的中国中药品牌,如丹莪妇康煎膏等等,这笔收购让拜耳同时进驻了OTC领域四个不同品类的业务。
郭振宇表示,中国虽然是十多年前才引进OTC管理,但增长速度却呈跨越式增长,最高的时候到了25%,这几年以来受国家政策影响,基本上维持在8%~10%,如今美国只有2%~3%的增长,中国很快可以超越美国,成为OTC全球第一大市场。
据了解,滇虹药业在2014年中国非处方药生产企业综合统计排名中位列第15名。拜耳2008年以12.64亿元从东盛科技购得旗下“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信力”止咳糖浆等抗感冒、止咳类西药OTC业务及相关资产,这一收购也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医药并购案。收购完成后,白加黑成为拜耳在中国OTC领域的重磅产品,拜耳在华OTC业务排名也从二十多位一举上升到前十。此后,拜耳药业更是直接表明,其长远目标是成为在华OTC的前三名。
拜耳进军中药市场
据了解,作为中美合资公司的滇虹药业主销产品结构多年来变化不大,主要产品是康王系列,其他的药品市场竞争力都较低。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说明滇虹药业的竞争力在下降。目前,滇虹药业的主导产品康王洗剂2013年销售额为4.75亿元,三年翻了一番。按照拜耳公布的滇虹药业2013年约为10.29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来计算,康王洗剂的营收占比逼近50%,以此来看,滇虹药业更趋向于一家日化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醉翁之意不在酒,与2008年收购盖天力制药以增加非处方药物份额的用意不尽相同,拜耳此次收购滇虹药业或只是其进军中药市场的跳板。史立臣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的医药政策正在大力支持中药市场的发展,而在专利垄断竞争激烈的药品市场上,中草药的细分市场更像一块未经深耕的处女地——中国的中草药企业在专利申请上存在短板,创新能力低、申请数量少;并且专利又多以提取物、制剂、组合物居多,仍有较大技术研发的空间。“相比之下,滇虹药业拥有的授权专利数量相对较多。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滇虹药业目前拥有授权专利196件,不但申请量一直保持明显增幅,就连专利技术实施率也远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达到了85%以上,这应该是拜耳真正看中的地方。”史立臣说。
事实上,外资药企对国内中药企业早有布局。2004年5月,美国东方生物技术以720万美元收购了以生产中药为主的黑龙江松花江药业100%的股权。2005年3月,美国日晖集团对华良药业投资1500万美元,专门开发吉林长白山 “北药”资源。具有雄厚基础的华良药业在长白山腹地拥有2040亩的GAP种植基地,此次并购为日晖集团向该领域进军提供了有利平台。2009年7月,中美史克与天津中新药业旗下的达仁堂中药厂开展合作,涉足中成药销售领域。
“与上述收购不同,此前外资药企对于中药企业的收购,分别是从资源、流通的角度去收购,而此次拜耳收购滇虹药业,既获得了滇虹药业在云南的植物资源,也获得了其OTC渠道,更值得注意的是,滇虹药业所获得的中药专利以及中药批文是外资药企难以直接获得的。据了解,日本汉方药企多次想收购中药企业,都未被政策放行,因此日本汉方药企采取从中国收购植物提取液,再用自己研发的汉方药配方销往全球,中国一些企业间接为日本药企提供资源,而此次拜耳收购滇虹药业可谓一步到位。”史立臣说。“当然,拜耳进军中药领域或许可以提升中药在全球医药市场的认可度,一旦拜耳解决了中药的标准化问题,并能有效降低中药重金属离子浓度,凭借拜耳的营销渠道和研发,未来抢占中药市场份额或无障碍。用中药领域所获得的现金流和时间空当来弥补西药专利到期后新药研发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未来的拜耳或将发展为凭借中西药两条腿走路的药企,到那个时候,中药企业更难与之抗衡。”史立臣说。
据拜耳公布的数据显示,滇虹药业2013年的销售额为1.2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44亿元),本次收购拜耳斥资36亿元,收购包括滇虹药业在昆明、上海和成都的四个生产基地和一个研发中心。此前,业内曾预计滇虹药业2013年近10亿元销售额的业绩,预期估值应在15亿元左右。
此次并购滇虹药业主导方为拜耳全球,而非拜耳中国区。拜耳高层称,未来将会把滇虹药业在中药领域的专长与去年收购的德国中草药制造商Steigerwald公司结合起来。
尽管拜耳收购滇虹药业后不断释放出继续加码OTC业务的信息,不过,长期关注中药产业的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提醒行业内企业,德国拜耳的此次收购或意味着真正精通中草药研发的外资药企开始对中药产业动真格儿的了。“一旦德国拜耳在中药的研发和营销上完成整体布局,中药企业未来或将直接面临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史立臣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觊觎在华OTC前三甲
近年来,拜耳在华的生意可谓是风生水起。除了拜耳自身实力之外,中德关系的不断升温也为拜耳在华业务扩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此番收购滇虹药业是拜耳迄今为止布局中国市场的最大一笔收购,但无疑将不会止步于此。有数据显示,在外资药企遭遇反腐调查的2013年,拜耳在中国市场业绩持续增长,销售额达到14.56亿欧元(约合11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0%。实际上,IPO遇阻的滇虹药业此番卖身拜耳并非一场意外。去年3月对外发布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的滇虹药业,曾有自己的野心。上市环保核查情况公示显示,公司拟在深交所上市,拟公开发行A股不超过6837.61万股,募集资金6.5亿元投入与主业相关的三个项目。不过在国内资本市场IPO收紧的背景之下,滇虹药业苦等IPO并非最佳选择,收购价格显示,德国拜耳的开价要比IPO之后给予滇虹药业股东的回报更为可观。
据拜耳中国保健消费品部资深顾问、滇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郭振宇回忆,拜耳与滇虹的买卖交易源于一次偶然的机缘巧合。郭振宇在迈阿密开会期间,恰巧与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保健消费品部全球总裁Erica Mann讨论中药的问题。彼时,Erica Mann就强烈地表达了希望能够收购滇虹药业的意愿,并表示愿意推动中药标准化,使中药真正走出中国。
Erica Mann表示滇虹旗下的康王、皮康王等品牌都是家喻户晓的品牌,这使得拜耳能够快速进入到OTC(非处方药)领域的皮肤科品类之中,此外滇虹还有其他一系列非常知名的中国中药品牌,如丹莪妇康煎膏等等,这笔收购让拜耳同时进驻了OTC领域四个不同品类的业务。
郭振宇表示,中国虽然是十多年前才引进OTC管理,但增长速度却呈跨越式增长,最高的时候到了25%,这几年以来受国家政策影响,基本上维持在8%~10%,如今美国只有2%~3%的增长,中国很快可以超越美国,成为OTC全球第一大市场。
据了解,滇虹药业在2014年中国非处方药生产企业综合统计排名中位列第15名。拜耳2008年以12.64亿元从东盛科技购得旗下“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信力”止咳糖浆等抗感冒、止咳类西药OTC业务及相关资产,这一收购也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医药并购案。收购完成后,白加黑成为拜耳在中国OTC领域的重磅产品,拜耳在华OTC业务排名也从二十多位一举上升到前十。此后,拜耳药业更是直接表明,其长远目标是成为在华OTC的前三名。
拜耳进军中药市场
据了解,作为中美合资公司的滇虹药业主销产品结构多年来变化不大,主要产品是康王系列,其他的药品市场竞争力都较低。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说明滇虹药业的竞争力在下降。目前,滇虹药业的主导产品康王洗剂2013年销售额为4.75亿元,三年翻了一番。按照拜耳公布的滇虹药业2013年约为10.29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来计算,康王洗剂的营收占比逼近50%,以此来看,滇虹药业更趋向于一家日化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醉翁之意不在酒,与2008年收购盖天力制药以增加非处方药物份额的用意不尽相同,拜耳此次收购滇虹药业或只是其进军中药市场的跳板。史立臣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的医药政策正在大力支持中药市场的发展,而在专利垄断竞争激烈的药品市场上,中草药的细分市场更像一块未经深耕的处女地——中国的中草药企业在专利申请上存在短板,创新能力低、申请数量少;并且专利又多以提取物、制剂、组合物居多,仍有较大技术研发的空间。“相比之下,滇虹药业拥有的授权专利数量相对较多。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滇虹药业目前拥有授权专利196件,不但申请量一直保持明显增幅,就连专利技术实施率也远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达到了85%以上,这应该是拜耳真正看中的地方。”史立臣说。
事实上,外资药企对国内中药企业早有布局。2004年5月,美国东方生物技术以720万美元收购了以生产中药为主的黑龙江松花江药业100%的股权。2005年3月,美国日晖集团对华良药业投资1500万美元,专门开发吉林长白山 “北药”资源。具有雄厚基础的华良药业在长白山腹地拥有2040亩的GAP种植基地,此次并购为日晖集团向该领域进军提供了有利平台。2009年7月,中美史克与天津中新药业旗下的达仁堂中药厂开展合作,涉足中成药销售领域。
“与上述收购不同,此前外资药企对于中药企业的收购,分别是从资源、流通的角度去收购,而此次拜耳收购滇虹药业,既获得了滇虹药业在云南的植物资源,也获得了其OTC渠道,更值得注意的是,滇虹药业所获得的中药专利以及中药批文是外资药企难以直接获得的。据了解,日本汉方药企多次想收购中药企业,都未被政策放行,因此日本汉方药企采取从中国收购植物提取液,再用自己研发的汉方药配方销往全球,中国一些企业间接为日本药企提供资源,而此次拜耳收购滇虹药业可谓一步到位。”史立臣说。“当然,拜耳进军中药领域或许可以提升中药在全球医药市场的认可度,一旦拜耳解决了中药的标准化问题,并能有效降低中药重金属离子浓度,凭借拜耳的营销渠道和研发,未来抢占中药市场份额或无障碍。用中药领域所获得的现金流和时间空当来弥补西药专利到期后新药研发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未来的拜耳或将发展为凭借中西药两条腿走路的药企,到那个时候,中药企业更难与之抗衡。”史立臣说。
(中国经营报)
上一篇:2015年中国医药经济预测